“五一”假期即將來臨,購物、旅游也將迎來高峰。4月26日,市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要安全出行,理性購物。
外出旅游安全第一。外出旅游時,要查看旅行社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資質;與旅行社簽訂正規的書面旅游合同,對旅游的費用、行程安排、交通、住宿、餐飲、退團、合同變更、雙方權利義務等事項進行約定,特別是自費項目和非自費項目。自駕游前,需了解目的地具體情況,檢查好車輛,提前預約旅游景點,錯峰出行,了解景區規則并自覺遵守。不去未開放景點、無人區和存在安全隱患的目的地。外出游玩要保護好自身財產和信息安全。
線下購物理性簡約。不輕信低價促銷,不購買無廠名、無廠址、無生產日期的“三無”產品,按需購買、理性消費。選購時,要認真查驗食品外包裝和容器標注的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存條件等重要信息,科學保存、及時食用。選購商品以實用為原則,購買簡約包裝產品,自覺抵制過度包裝產品,購物時盡量自帶購物袋。
餐飲消費時,杜絕浪費,按需點餐,做到“光盤行動”。消費者在接受商品和服務時,要注意保存消費憑證,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與經營者協商,協商不成及時向經營者所在地的消協或有關行政部門進行投訴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記者 霍錚 李曉琳)
導游告你旅游注意啥
“五一”假期將至,許多市民打算外出旅游。就此,記者走訪友誼國旅、寶華國旅、現代國旅多位工作人員、導游,他們提醒消費者,旅途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做到文明旅游、安全消費。
選擇正規旅行社,索取消費憑證。如果報團出行,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旅行社,在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旅行行程、食宿標準以及保險費用等之后,再簽訂正規的旅游合同,好讓旅途有法律保障。繳納費用應匯入簽約旅行社的對公賬戶,并索取發票或收據。如遇工作人員要求將費用匯入個人賬戶,一定要慎重,謹防權益受損。
提前了解情況,尊重當地風俗。如果自駕游,出行前,最好提前了解目的地的情況,比如交通路線、住宿價格、景點預約、文化風俗等,這樣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去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旅游,更應了解一些當地的風俗習慣,尊重當地的傳統習俗和生活中的禁忌。
了解天氣狀況,備點常用藥物。無論跟團還是自駕,出行前都應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氣狀況,做好防范。如當下天氣,雨水較多,一定注意景區的安全提示,聽從導游或領隊人員的提醒,及時躲避暴雨襲擊或雷擊,防范洪水、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出行前,還應根據自身實際準備些常用藥物,如創可貼、紫藥水、氟哌酸等,以防皮外傷或水土不服。尤其現在正是賞花時節,過敏體質的游客還應準備一些抗過敏藥物。
理性購買“特產”,保留購物憑證。旅游時購買“特產”,要按需購買,別被“套路”“話術”等帶偏,讀清、弄懂商家打折、買贈等促銷活動的規則。要保留相關購物憑證,一旦發生糾紛及時維權。一旦遇到貨不對板、服務質量縮水等問題,應理性地協商處理,避免激化矛盾。若協商不成,及時向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投訴,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記者 劉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