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特別關注

嗨翻“五一”小長假健康篇:健康防護要點不能忘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劉濤 2023年04月27日 08:30

  “五一”假期將至,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外出旅行活動增多,人群感染傳染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大。4月26日,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五一”假期依然要增強防護意識,除通風良好的室外場所,建議公眾盡量佩戴口罩,提倡錯峰避峰出行,做好個人防護。

  1 多種傳染病高發

  春季是季節性流感、諾如病毒腸炎等傳染病高發期?!拔逡弧背鲇我芮嘘P注個人健康及家人健康狀況,做好疾病預防。

  季節性流感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多有發熱,伴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也會有嘔吐、腹瀉等癥狀。專家建議,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鼻或口;避免近距離接觸流感樣癥狀患者,盡量避免去人員聚集場所;出現流感樣癥狀后,患者要居家隔離觀察,接觸家庭成員時要戴口罩;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諾如病毒腸炎全年均可發生,春季易高發。諾如病毒傳播途徑包括人傳人、經食物和水傳播。最常見癥狀為嘔吐和腹瀉,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肌肉酸痛。多數病例為輕癥,發病后2天至3天即可康復。

  如何預防諾如病毒腸炎?專家建議,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注意飲食、飲水衛生,盡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類、海鮮、蔬菜,吃水果要清洗、削皮,飲用開水或未開封的預包裝水、飲料。諾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復后3天內應隔離。被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表面,要及時用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清洗消毒,并立即脫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單等,清洗時,要戴上橡膠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認真洗手。

  2 衛生習慣要養成

  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旅行期間,如洗手困難,可用消毒濕紙巾和免洗洗手液清潔雙手。帶兒童出游的家長需警惕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疾病的發生,要遠離人員密集、空氣流通不暢的場所,特別是避免與有發熱、出疹等癥狀的兒童接觸。飯前便后要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注意飲食安全。5月,春夏交替之際,消化道傳染病進入發病高峰,旅行途中,市民要選擇有衛生許可證的正規餐館就餐,注意手衛生,不吃生冷、未洗凈的瓜果蔬菜;外出郊游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飲水衛生,不喝生水;野外就餐時,最好攜帶有密封包裝的食品,打開包裝后的食品要盡快吃完,不食用腐敗變質及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和飲品;郊游時,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如一旦出現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要及時就醫。

  3 做好防護防蚊蟲

  5月,進入蚊蟲活動期。外出時,建議在裸露皮膚上涂抹驅蚊液,室內可使用蚊帳、蚊香等,關好紗窗、紗門,防止蚊蟲進入室內。

  郊外活動時,特別要注意防蜱叮咬。4月至9月為蜱活躍期,人被蜱叮咬的機會明顯增加。蜱是多種傳染病的傳播媒介,常通過叮咬將病原體傳播給人。蜱生活在草叢、灌木叢或樹木繁茂的地區以及動物體表,人在戶外遛狗、露營、采茶、耕種時,可能會與蜱密切接觸。蜱叮咬人后,可引起過敏、潰瘍或發炎等癥狀,一般較輕微。但蜱傳播的一些傳染病,如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新疆出血熱等病死率較高。經蜱傳播的疾病早期常有類似癥狀,發熱、發冷是最常見癥狀,其次是瘙癢、頭痛、乏力和肌肉酸痛,有的會出現關節疼痛、皮疹等。

  郊外活動時,要做好個人防護,穿長袖衣褲、扎緊褲腿、裸露皮膚要涂抹驅避劑,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防止蜱叮咬。一旦發現有蜱附著在皮膚上,要盡快清除蜱,可用酒精噴涂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干凈的細尖頭鑷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并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必要時,及時向醫生咨詢。如在清除蜱后的幾周內出現發熱、乏力、肌肉酸痛等癥狀,要盡快就醫,并告知醫生相關暴露史。

(責編:張凱)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
<th id="o6v7r"><track id="o6v7r"></track></th>
  1. <dd id="o6v7r"><pre id="o6v7r"></pre></dd>
  2. <tbody id="o6v7r"><noscript id="o6v7r"></noscript></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