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開,芳菲四月,小店街道永康北路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著。社區黨委、施工方與舊改指揮部緊密配合,重視質量與品質,力爭通過三個“改”,把這項民心工程改成經得起考驗的實事工程,讓老舊小區徹底甩掉“老、破、舊”的帽子,居民幸福指數節節高升。
改好“里子”改“面子”
“里子”主要包括小區內給排水、強弱電、供熱、供氣等滿足居住安全需要和生活需求的改造,大多涉及地下管網,前期不確定因素較多、難度較大。
社區所轄商業局小區已建成30余年,共有11幢樓356戶居民,地下管網錯綜復雜、外墻破落斑駁。改造前,社區黨委多次召開居民議事會征集“金點子”,制訂了改造項目“菜單”,并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引導居民按需“點單”,力爭將不易看見卻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里子”工程做細做實,把小區路面、照明、外立面等“面子”工程做亮做美。
改好“環境”改“功能”
為滿足居民生活便利和改善型生活的需求,社區黨委做好拆違“加減法”,注重環境及配套改造建設、建筑節能改造等,利用騰退出來的空間,合理增設綠地花園、休閑場地和停車場、物業用房等配套設施。
生產資料小區有一處300平方米的違建,原用于個人飯店經營,拆除后,居民活動用房和物業用房拔地而起,居民們拍手稱贊;社區還為汾河一壩管理所小區、中鐵十七局中心醫院家屬院等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完善小區住宅功能,讓居民幸福感“一鍵上升”。
改好“顏值”改“氣質”
社區以豐富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著力點,立足小區及周邊條件,改造或建設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衛生服務站以及養老、托育、助餐、便民市場等事關社區“顏值”的專項服務設施。
顏值改好更要提升氣質。老舊小區改造“三分建、七分管”,只有“建管并重”,才能真正惠及民生。社區將在改造完成后,按照“一次改造、長效管理”的原則,將支部建在小區里,建立完善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小區物管會、物業服務企業的“四位一體”管理服務模式,確保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外觀“顏值”不反彈、內在“氣質”新提升。
永康北路社區黨委以繡花功夫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實現了人居環境“從臟變美”,物業服務“從無變有”,小區管理“從亂變治”,小區民心“從散變聚”的“四變”良好效果。改造的是環境,贏得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