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是文明的前提,文明是勞動的結果。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到來之際,山西省科技館特別推出“勞動創文明,工匠顯精神”主題科普活動,帶領科普愛好者一起通過勞動來學習工匠精神。
“勞動創文明,工匠顯精神”主題活動將帶領大家沿著“古代陶器—現代材料—未來探索”路徑,感受古往今來勞動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假日里,在長知識的同時還可以親手體驗陶器的制作過程。體驗古代的勞動方式,進入現代社會后,各類新興的功能材料嶄露頭角,其中形狀記憶合金就被廣泛用于制作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的天線、水暖系統等。有興趣的市民可以走進“機械與動力”展廳,聽講解的同時參與形狀記憶合金科學小實驗的互動。在館內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展區科學表演臺,科普志愿者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大國工匠們如何通過孜孜以求的鉆研使眾多大國重器應運而生。此外,家長還可以帶著小朋友們借助志愿者的講解,了解植物根系的分類,培養孩子探究植物的興趣。
近年來,我國在探月探火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月球車、火星車等太空車備受世人矚目。未來,我國還將實施載人月球探測、火星取樣返回等重大航天工程,太空車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未來太空車會有什么樣的外觀?會具備哪些功能?科技館的“夢飛翔·航天模法”課程,教你拼裝一個自己專屬的航模。山西省科技館還準備了豐富的科普課程,比如《滴水不沾的小貓》《神奇的隱身材料》《低壓沸騰實驗》等,歡迎科普愛好者前來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