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市市場監管局在太原工具廠開展保健食品科普宣講,提醒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時要慎重理性,謹防消費“陷阱”,避免上當受騙。
據了解,一些保健食品銷售者以“專家講座”“名人訪談”“現身說教”等虛假宣傳為手段,邀請一些假冒的專家、教授、名醫、患者等現身說法,吹噓推薦某些保健食品選料名貴精純、配方組成精粹、產品加工精細、使用療效神奇,“神丹妙藥”可包治百病。商家故意把保健食品吹噓成療效神奇的“超級藥品”,讓追求健康或者求醫心切的消費者產生崇拜感、對推薦產品產生神秘感,進而產生強烈的購買欲望。
還有些推銷商打著“名醫義診”的旗號,雇用所謂的“名醫”為消費者義診?!懊t”用虛高不實的檢測結果,或真或假的數據病例嚇唬消費者,然后推銷產品,虛構治病效果,誘導消費者選擇服用、購買保健品。
另外,銷售者以免費聽健康講座、免費體驗食用產品為誘餌,通過現場講課、播放錄像等方式,給消費者灌輸“養生知識”。為招攬更多的消費者到會,常常以贈送雞蛋、面粉等小禮品為誘餌,鼓勵引誘參會者告知親朋、多帶“新人”。然而,“免費活動”實則是為夸大宣傳,進行“洗腦”,然后在從眾心理之下,有人“帶頭買”,多數消費者難免會相信經銷商的宣傳功效而下單購買。
某些保健食品銷售人員從關懷角度入手,陪老年人聊天解悶來獲得老年人的信任;給老年人按摩捶背,通過細心的呵護攻破老年人的心理防線,使老年人失去鑒別能力,最終掉入騙局而渾然不知。特別是子女常年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極易中招陷入“親情陷阱”。